您的位置 首页 古蔺资讯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

初春时节,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广袤农村,处处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曾几何时,古蔺县还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十三五”期间,古蔺县累计投入资金21.51亿,建成集中安置点106个,让9105户37777人通过搬迁告别贫穷,过上美好新生活。

初春时节,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广袤农村,处处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曾几何时,古蔺县还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

“十三五”期间,古蔺县累计投入资金21.51亿,建成集中安置点106个,让9105户37777人通过搬迁告别贫穷,过上美好新生活。

产业园里的乡村活力

春光融融,古蔺县的甜橙采摘已经接近尾声。 一大早,53岁的搬迁户王必康从马蹄镇搬迁安置点骑着三轮车出发——他今天的任务是把帮扶产业园里的甜橙转运到合作社里。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

“过河就是橙子林。我家的4亩甜橙,由专合社统一管理,去年卖了4万元。”相较于散户,经过质量控制和文化包装的马蹄甜橙,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助农发展、促农增收的效果更好了。1000来斤新鲜甜橙不一会儿便完成装车,王必康利落地踩下油门,拉着满满一车甜橙来到合作社。一天4趟来回转运,他能挣150元。马蹄甜橙远近闻名,合作社院坝里,多辆快递卡车已经开始排队装货,合作社里目之所及全是橙子,选果、装箱、搬运、直播……上百人围着橙子忙得团团转。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1

“去年12月16日,我们的抖音直播间一天卖出20余万斤马蹄甜橙,吓得我们两三天都不敢直播,因为48小时没发完货,会被平台惩罚。”合作社理事长李先华述说着他“甜蜜的苦恼”。

“叮,您有新的订单。”合作社的电脑不断收到马蹄镇彝源汇蓉电商中心发过来的订单。易地搬迁安置点电商中心话务室里,100余名话务员正在通过淘宝、抖音等销售平台,把马蹄橙销售到千家万户。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2

销售组长彭良根也是搬迁户,2020年,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发展。彭良根坦言,自己一度存在本领恐慌,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他说 :“崭新的房子和事业拴住了曾经漂泊的心,不断壮大的甜橙产业,一定能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据彭良根介绍,电商中心主要销售甜橙、山药粉条等土特产品,日均营业额20万元,承担了马蹄镇70%农特产品外销市场,带动全镇2000余户甜橙种植户增收。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3

马蹄镇甜橙只是古蔺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古蔺县依托绿水青山、红色资源、乡土文化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做强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带动搬迁群众致富增收。

当前,全县已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1个、脱贫产业园218个,覆盖106个集中安置点,辐射带动2.4万名搬迁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单元楼上的安稳日子

清晨,端上热腾腾的饺子,吴佳琴和丈夫刁思超扶母亲上餐桌,吃完饭,两人凑到老人耳边,提高音量道 :“妈,您慢慢吃,我们上班去了!” 老人连连点头:“找这个工作不容易,可得好好干!”

吴佳琴是南充人,2007年嫁到古蔺时,丈夫刁思超家还是土木结构的泥巴房子。“当时一看,心都凉了半截。”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大雨大落,小雨小落”, 那些年跟着刁思超,吴佳琴吃了不少苦。“还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屋后的山土被雨水冲垮,泥巴垒起来有窗户那么高。”住新房是吴佳琴不敢做的梦,一家子人生活费都成问题,哪来钱盖房子?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4

帮扶及时到来。2017年12月,王堂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投用,吴佳琴一家同金兰街道237户947人一起,带着忐忑的心情搬进新居。一幢幢高楼整齐罗列,水泥路阡陌纵横,房屋装修别致、窗明几净,搬进新居后,一家人开始了新生活。“再也不用担心泥巴盖到窗口了。”住上安全有保障的房子,吴佳琴打心眼儿里高兴。

先“安居”后“乐业”。安置点全面建成后,配套了交通车管服务中心、机动车考试中心和汽车检测办证中心三个项目,大批人员的涌入迅速带动当地饮食、住宿等各类服务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批就业岗位招工……刁思超凭借着自己的一手好厨艺在附近的金兰鱼庄当上了大厨,工资迈上5000元/月。

来吃鱼的客人越来越多,刁思超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工资计件发放,一个月平均能拿2500元。”2021年,隔壁青阳村建起了产业园区,吴佳琴老早听到消息,立马报名。10多名搬迁妇女同吴佳琴一起通过培训上岗,实现了就地就业。

从大山深处搬出来,亲人在身边,学校在对面,就业在家门口……搬迁户们放下锄头,拿起榔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日子越过越有劲!近年来,古蔺县积极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投资兴业,将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作为后续扶持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安置零就业家庭、城镇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靶向式施策、精准化设岗、全过程把控、接续式提升,有力破解了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难题,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古蔺县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8943人,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88%,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

社区里的幸福生活

晚饭后,家住酱香苑的王军杰像往常一样下楼散步,看着明晃晃的路灯,踩着结实的水泥路,听着邻居们闲聊中传来的阵阵笑声,王军杰心底才真正认可了自己“街上人”的身份,他意味深长地说:“街上就是比山里好啊!”

酱香苑是茅溪镇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建在水口街社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文化广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起初,和王军杰一样,搬进安置点的很多村民都颇有些“水土不服”。易地搬迁不仅改变了王军杰的生活状态,更让他对水口街社区这个新家有了归属感。在他心中,社区党支部不仅是主心骨,更是可以信赖依靠的亲人。

电饭煲怎么用、垃圾扔到哪、菜去哪里买……有了社区党支部和楼栋长的帮助,搬迁户很快适应了“街上人”的生活方式,主动规范日常生活、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小区文明星级楼栋、星级家庭户评选,加入社区疫情防控、敬老爱老、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每一个住户都在社区治理中找到了存在感。

“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再从好小区到好社区。我们采取‘政治 + 德治 + 法治 + 自治 + 智治’五治融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定先高兴地说,半辈子住在山窝窝里的村民告别农村,搬进镇里,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美。

古蔺:“搬”出来的幸福和安稳插图5

易地搬迁,“搬”出了幸福和安稳,更搬出了乡村振兴的底气。眼下,在古蔺县各个易地搬迁聚居点,这样幸福安稳的场景正在一幕幕上演。

“当前工作重心已从解决好‘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和社区管理’转变。”古蔺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邹健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后续扶持工作,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当下搬迁户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上,让搬迁群众持续感受到‘抓在手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古蔺视点     作者:曹雪 王汝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联系方式:admin@matizhen.com

作者: 马蹄镇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蹄镇是古彝源地、奢香故里,盛产“中华名果”马蹄甜橙,是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农村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四川省旅游示范镇,川南电商小镇,正在建设赤水河左岸中端酱酒生产基地。

为您推荐

官宣!中国酱酒人才学院落户古蔺缩略图

官宣!中国酱酒人才学院落户古蔺

9月6日,中国酱酒人才学院授牌仪式在泸州举行,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为古蔺现场授牌,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晓博、泸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何洪波,200余名四川省市(州)人社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授牌仪式。

古蔺开学第一课 红军小学话传承缩略图

古蔺开学第一课 红军小学话传承

9月1日是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古蔺县关工委、古蔺县教体局关工委带领6所“四渡赤水红军小学”积极组织开展参观纪念场馆、听讲长征故事、唱响革命歌曲、阅读红色书籍、观看爱国电影、畅谈报国理想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郎酒集团—古蔺县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缩略图

郎酒集团—古蔺县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

9月1日,郎酒集团—古蔺县发展工作座谈会在郎酒集团会议室召开,县委书记任晓波出席会议并讲话,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郎酒集团总裁刘毅,郎酒股份副董事长付饶,郎酒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工程师蒋英丽,郎酒股份副总经理江祖明,郎酒股份副总经理、产能建设部总经理贺富荣,县领导赵源华、罗波、季高峰、梅猛、王琴、张磊等出席会议。

古蔺县推行“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 着力为村集体经济“添智赋能”缩略图

古蔺县推行“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 着力为村集体经济“添智赋能”

古蔺县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推行“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人才不多、能力不足、经营困难、发展不均、纯收入不高等难题,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古蔺县召开农村“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培训会缩略图

古蔺县召开农村“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培训会

我县符合颁证条件的农房约12.37万户,目前已完成证书打印10.71万本,预计在今年12月底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会议通报了全县“房地一体”工作推进情况,对不动产权证书发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