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在地方志上跌宕起伏,神奇的故事在山野间流传,在丰美的大地之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赤水河名扬天下。
太平古镇俯瞰赤水河
追溯赤水河源头,就不得不提到这个地方——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该村是隐藏在群山中的一个小村落,曾偏远闭塞、鲜有问津。我们从古蔺出发,经古宜、叙威、宜毕高速在镇雄下道,过场坝镇直达赤水河源头——滮水岩。
俯瞰赤水河源头第一村——银厂村
远眺赤水河源头汇水面
近观赤水河源头汇水面
位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长槽村民小组的滮水岩在绿叶掩映中,三股清泉飞溅而下。一条从以拉老林流出的小溪缓缓穿过银厂村,这便是赤水河的源头之所在。
山清水秀的赤水河源头
当地一文人墨客在《赤水源赞》中描写到:“壁立林深处,见一瀑布,宛如洁白哈达倾泻而下,素玉梨花,弹飞而起,溅珠散于空中,水汽蒸腾”。
赤水河源头由赤水源镇银厂村岩壁上涌出的三股山泉汇成,汇合之地即为滮水岩,此处又称岔沟。山泉在山脚处汇聚成赤水河,一路潺潺向东。
我们有位驴友,也取了一瓶源头水,计划带回古蔺,觉得甚有意义。
此时正值枯水期,加之去年秋天开始的旱情,导致水量不大。
在源头旁的沁心亭处,我们看到了一块立于1992年的“赤水河源”石碑。这便是31年前由时任习酒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后来成为仁怀首任市长的谭智勇带队考察时确认的正源,上刻“千里赤水河考察团”团长谭智勇及赵维华、黄光中等十位成员的名字。
“赤水河源”石碑
源头对面的公路边也有一块石碑,2013年8月8日所立,上书“赤水河源”。碑记云:1992年春,千里赤水河考察团到镇雄,多方考证,确定了赤水河的源头并在当年4月15日立碑纪念,二十多年过去了,原碑刻已经破损,为溯源寻踪,勿忘根本,特重立新碑,以记历史。
走出沁心亭,见亭下石壁上,高约两米,镌刻《赤水源赋》碑,乃当地文豪尹马所撰玉文。
《赤水源赋》碑
涓涓河水从这里出发后,在赤水源镇境内辗转蜿蜒35公里,经赤水源镇倮倘村落水洞潜入地下,“三进三出”,最后伏流至镇雄县果珠彝族乡渔洞村复出。我们年幼时,曾听老人们讲过,赤水河在镇雄发源,河水从一石洞内倾泻而出后就形成了河流,实际上说石洞的应该就是渔洞村了。河流从渔洞村继续一路向东,在“鸡鸣三省”三岔河渡口的坡头镇德隆村流出云南省,再经贵州省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全长444.5公里,天然落差1550米,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赤水河流域地图(注:板桥镇已改名为赤水源镇)
赤水河流域主流及各主要支流示意图
赤水河在镇雄境内“三进三出”示意图
2005年,镇雄县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于是,当地成了一个因河流源头而更名的镇。随着赤水源头的确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已不单单是水源地,而是凭借大自然的馈赠,成了党政、媒体和白酒行业的关注焦点,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赤水河源”标志 2020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立
“赤水河源”标志碑下方的停车场凉亭旁,一款长约5米的天然岩石上镌刻着《百川飞渡 赤水东流——赤水河简介》。
赤水河简介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这是一首赤水河畔几乎人人皆知的船歌,它道出了郎酒在我国酿酒业中的重要影响。赤水河一路酒香,驰名中外。逆流而上,追寻渊源,又回到杨慎的《赤虺河行》:“君不见,赤虺河源出于芒部虎豹之林。”杨慎所在的明代,镇雄当时称作芒部府,所以他说的芒部是指现在的镇雄。1992年仲夏,镇雄县人民政府在赤水河源头立碑,时任县长吕维戬题写了“赤水河之源”,明确了赤水河源头。
吕维戬题写“赤水河之源”
赤水河源坐标
赤水河,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有流域内盛产美酒,当代有“英雄河”、“美酒河”之誉。作为一条唯一没有被污染的长江上游支流,生态良好的赤水河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水文气候特性,造就了沿途的酿酒生态环境,在赤水河两岸,世代传承着独特的酿酒技术,千年底蕴,母乳大地,孕育了茅台、郎酒等蜚声中外的酱香型美酒,成为中国白酒文化发扬光大的摇篮。
在赤水源头,河道边几棵云南红豆杉也颇为显眼。这是2018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发起,开展的一场“走进源头、感恩镇雄”的公益活动,以脱贫帮扶行动助力生态保护。活动时郎酒集团、茅台集团等知名酒企栽种的红豆杉纪念树,近五年时间目测已长至大约两三米高。
知名酒企在赤水河源头栽种的红豆杉纪念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赤水源头的银厂村半山腰,标语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醒目。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赤水河上游的治理保护成为地方政府日常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多年来,赤水源镇多措并举,强化天然林保护,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在赤水源头,安上透水梯步,硬化源头道路,增添行道树,亮化标志碑,支砌主河道,修建观景亭,打造出一道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靓丽景观。
赤水河源俯瞰图
宣传栏后为赤水河源第一村第一户
2021年5月,云贵川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于7月1日起同步实施,这是中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三省共护赤水河,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
环境保护与法制宣传标牌
作为一条著名的美酒河,赤水河在中下游几乎无人不知。而在其源头,除了自然界神奇的造化外,这里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各类与环保有关的元素,几乎无处不在。本地对于赤水河源的保护,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份情怀。
赤水河与古蔺河交汇处的太平古镇
图文:王尚钦
本作品来源于网友发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发稿者对内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