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客户端截图
内容如下:
古蔺县推动“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整治活动向镇村延伸
“之前只要路过活动广场臭味就扑面而来,有的人绕道走,有的人捂着鼻子走。通过小区排污整治,晚饭后广场上又有很多人散步、跳舞了……”日前,谈起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整治工作后的变化,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蹄场镇聚居点群众刘登刚竖起了大拇指。马蹄场镇聚居点是2017年修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里面居住着150余户马蹄镇9个村(社区)的群众,由于一些居民还不习惯聚居点生活,加之聚居点长效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公共运行管理缺乏制度保障,未及时维护好排污管道,久而久之排污管道内沉积的泥沙太多,引起堵塞,导致污水外溢。最近半年,下水道堵塞频繁,污水外溢,给搬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排出来的污水我在家里都能闻到臭味,有时候饭都吃不下,真的是有苦难言啊。”这是马蹄镇纪委工作人员在收集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过程中听到的最多声音。

马蹄镇纪检干部走访场镇聚居点居民了解聚居点污水外溢情况
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马蹄镇政府专题听取了镇纪委的汇报,并组织专人开展实地勘察、研究解决对策。马蹄镇政府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对排污管道进行改造升级。为了持续巩固提升整治工作成效,在镇纪委的帮助下,马蹄场镇社区制定了《马蹄镇场镇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管理制度》《马蹄镇场镇聚居点文明公约》,通过完善聚居点管理制度,优化管委会成员结构,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规范搬迁户行为习惯等,彻底解决安置点内排污管道堵塞、污水外溢问题。
今年来,古蔺县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整治活动向镇村延伸,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马蹄场镇聚居点排污整治正是其中一例。

纪检干部到基层了解群众诉求
近年来,古蔺县纪委监委不断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民生实事,畅通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通过网络问政平台收、社情民意服务热线问、干部入户访、群众会上谈等形式,面向社会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诉求征集,切实做到听民声、解民忧、护民心、惠民生。
针对收集到的民生诉求,古蔺县纪委监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建立县镇村三级问题解决机制,形成问题整治闭环。县级层面抓总解决大问题,印发实施《古蔺县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向镇村延伸工作方案》,明确方式、时限和要求,统筹开展整治活动。镇级层面抓细解决小问题,建立“发现问题—建议征集—台账管理—办结销号—情况反馈”快速反应机制,形成聚焦问题、闭环推进、达到实效的整治体系。村(社区)建立问题、整改、成效“三本台账”,提高群众诉求反馈条理性、流程性,确保群众诉求解决责任到人、解决到位。
在监督过程中,古蔺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月总结、季评估、年考核”工作机制,将整治情况纳入县级综合督导内容,重点督导涉及面广、群众关切度高的民生事项问题办结情况,对“久办无果”“超时未结”的问题,以“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方式,定期向乡镇(街道)公布问题台账、完成情况、责任单位“三张清单”,跟进监督、挂账销号,推动整改快速高效。“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整治活动向镇村延伸开展以来,古蔺县共整治道路硬化、用电保障、安全饮水等问题252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