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蹄
老支书贺燕安:白首不移,初心不负
对今年54岁、党龄33年的贺燕安来说,求学的艰辛、初入社会的满目辛酸、前辈的提携和家乡的巨变,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只是想把家乡建设好”谈起入党初心时,贺燕安说到。
为什么入党,是许多共产党员穷其一生的叩问与自省。
对今年54岁、党龄33年的贺燕安来说,求学的艰辛、初入社会的满目辛酸、前辈的提携和家乡的巨变,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只是想把家乡建设好”谈起入党初心时,贺燕安说到。
弃医从政 回报乡里
“以前读高中,要从纳盘走到峰岩到陈坪,最后再到白沙高中,要走八个小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思绪回到30多年前,贺燕安依旧感慨万千。
30多公里长的山路坑坑洼洼、荆棘丛生,一趟下来至少要8个小时,周五回家、周日回校,一走就是3年。
周围的小伙伴们看到贺燕安上学时满目的艳羡让他心里不是滋味,自己尚且有学上,而很多乡亲们还是稚子就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他迫切地想做点什么改变家乡的困境。
作为村里当时仅有的两个“高中生”之一,贺燕安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还没毕业就被当时的纳盘乡政府“提前预定”了。
原本立志毕业后学医、已经行了拜师礼的贺燕安陷入了两难,一面是成为赤脚医生肉眼可见的收益,一边是乡干部的百般挽留和心里朦胧生起的对家乡的热爱。
1986年,还是杂交水稻初试阶段,此时的纳盘乡,水、电、路百废待兴,乡亲们艰难求生。就连贺燕安家里,仅靠几亩薄田要养活一家7口人谈何容易。
恶劣的环境让还是高中生的贺燕安隐约明白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含义,说服了家人,毅然决然地返乡从政,成为了一名计生干部,踏上了一条回报乡里的路。
火线入党 上下求索
回忆起刚入职时的青葱岁月,贺燕安脸上泛起了笑容,“那会儿什么都不懂,全靠前辈的提携”。
初入职时,每个月有15块钱的工资,每日上山下乡、走村串户,看着周围的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夙兴夜寐,贺燕安心中涌起了豪情,萌生了想要入党的念头。
在前辈的举荐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很感谢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回报家乡,为周围的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贺燕安回忆道。入党之后,他跟着当时纳盘乡的党员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让发展的花朵绽放在了这个曾经的“穷山恶水”。
每天的日常就是下乡入户,从一无所知走到经验丰富,从青葱少年走到年逾半百,而在30多年里无数艰辛、汗水与成就,让贺燕安更加坚定了为家乡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那个时候,纳盘乡刚并入马蹄镇没多久,只有白沙和马蹄镇上有电”对贺燕安来说,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去相邻的赤水镇“引电”。
1994年,纳盘乡刚并入马蹄镇2年,周围的乡亲们还用着煤油灯,而相邻的赤水镇,乌江电网的便利让群众有了电灯。
为了让群众有电可用,贺燕安带头组织群众自发筹集每人180元的资金,多次来回奔波终于从赤水镇将“电”引到了纳盘。
“当时我家7口人,我一个月工资才150元,仅从赤水把电牵到村上,就去了一年多的工资,电到了村上,还要筹资买变压器、买线路、修电桩,不晓得费了多少艰辛才把电通到家里”,在贺燕安的回忆里,乘车1小时、走路1小时到赤水镇奔波的日子恍如昨日。
而现在,宽阔的扶贫路贯穿整个纳盘村,精致的新居、蓬勃而起的产业,这个穷山恶水之地终于“白手起家”长成了无数党员干部和群众梦中的美好模样。
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2021年,换届后的贺燕安终于卸下了重担,将责任的火炬交到了下一任手上。
闲不下来的他,仍旧时刻为了入党时坚定的初心使命保持警醒。
2022年3月,马蹄镇决定试点建立纳盘村“老支书”工作室,为了顾问一职沉思良久,贺燕安又一次成了“天选之子”,在问到愿不愿意继续发光发热时,贺燕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工作了三十多年,突然闲下来还不习惯,有这种机会继续为党和政府、为群众做点事,又花不了多少时间,我非常愿意”贺燕安说道。
“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找向党委政府汇报了,这段公路的硬化已经列入了今年的计划,年底前完成”在重新走马上任担任纳盘村“老支书”工作室顾问以来,类似这样的诉求、协调的矛盾纠纷,贺燕安已经收集并协调处理完成了30余件......
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他,时间都用在了下村走访上,把“工作室”建进了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更把“工作室”建在了百姓心中。
“贺支书是这个!”谈起贺燕安,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今年已经是贺燕安工作的第35个年头,“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而奉献整个青春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这么多年来支撑他奋斗不休的初心。(马蹄镇人民政府 张月)
今日马蹄
透明“食”光:马蹄镇中心小学校举办营养午餐公开日活动
12月31日,马蹄镇中心小学校举办营养午餐公开日活动。活动中,马蹄镇负责人与应急办、综执队一行深入学校食堂,仔细检查食材采购渠道、储存环境、加工流程及卫生状况等各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无隐患。
12月25日,古蔺县马蹄镇2024年甜橙丰收季文艺晚会举行,数千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感受甜橙丰收的喜悦与幸福。
马蹄镇位于乌蒙山区,是川东南连接贵州边界的重要门户,因“赤水河”而生,以“奢王府”闻名,凭“橙甜、酒美”而兴。这里既有“大明天启出彝王,川黔长颂有奢香”的古色,也有“春风马蹄新得意,佳酿天选在贡香”的今朝。近年来,马蹄镇凭借其山大沟深的地形特点,巧妙地将山地开发为立体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今,马蹄镇的甜橙种植面积已蔚然成林,达到了4万余亩,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晚会上,各类节目精彩纷呈,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歌曲《我爱你中国》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激发了在场观众的爱国热情,引发强烈共鸣;唢呐演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充满激情,富有浓郁的民俗风情,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搞笑互动表演更是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幽默风趣的表演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欢乐,更生动展现了马蹄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在晚会期间,马蹄镇还对全镇9个村(社区)的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治理有效示范小组、乡风文明村(社区)等进行了表扬。这些荣誉的颁发,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镇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文艺晚会结束后,马蹄镇党委书记王仲、贡香酒业董事长楚栋才等共同点燃象征希望与丰收的篝火,现场观众围绕篝火,伴随富有节奏的音乐共同起舞,唱出新春的期盼。
与此同时,打糍粑活动也在火热进行,大家纷纷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篝火熊熊燃烧,映照出马蹄镇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糍粑胜蜜糖甜,饱含着马蹄镇百姓丰收岁月的富足滋味。
“此次马蹄镇2024年甜橙丰收季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马蹄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还进一步增强了全镇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未来的日子里,马蹄镇将继续发扬‘橙甜、酒美’的特色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蹄镇组宣委员郭霖介绍说。
来源:马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