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发展中,依托于工业的城市发展速度要远超于农村,然而这一格局,正在随着经济发展、财富流通的变化,或将发生大幅度改变。
近期,就有网友提问,对于个人而言,未来5年的发展机遇是不是在农村?自己又该如何抓住仅剩的机会?表示自己不想平平庸庸地过完这一辈子。

其实,有一句话讲的比较好,那就是历史总是会重现,而在近期的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农村是“蓄水池”这个词。而只有提前了解其中的信号,有准备的农民才会先于其他农民而致富。

为何说,未来5年,农村会再次成为“聚财盆”?
从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年互联网危机之后,我国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涌入潮”,一时之间,技术和外汇得到了飞速积累。然而,其负面影响则是投资和产能过剩,直到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而在城市工业发展饱和的情况下,社会资本急需一个新的投资领域,来实现持续盈利或者降低资产贬值的速度,而农村这块“处女地”就成为了新的投资热门。
与此同时,最近两三年左右的时间,联合国多次提及粮食危机以及全球饥饿人口快速增加的问题,在一些非洲国家的中产阶层,已经开始为涨价的食物而发愁。而在地区矛盾的影响下,因缺肥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冲击,已经不亚于日渐增多的恶劣性天气。也就是说,粮食已经成为投资新客题,比尔盖茨大量囤地、马云二次访问荷兰农业,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投资和产能存在过剩的影响,农村自然成为了财富流通的大方向。同时,在全球粮食供应压力不断增大的当下,粮食和土地投资已经成为了新课题,这也会进一步吸引财富向农村的流通。因此,如果说以往农村更多的是担任财富或劳动力“蓄水池”的角色,那么未来5年左右,农村将会成为“聚财盆”,进而获得新的发展,这是趋势。

面对以上投资新格局,哪些措施,会催生新一批农民老板?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国家明确表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国家将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主的投资,除以往财政补贴外,随着有机蔬菜的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以及农业补贴进一步向家庭农场主的倾斜,将催生新一批农民老板。
除此以外,在《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中,国家表示,将不断探索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鼓励以集体或农民与市民合作的方式,对宅基地进行商业开发。这一措施表明,宅基地产权已经进行了适度放开,而随着越来越多投资的涌入,部分农民将因“宅改”而致富。

面对农村成为“聚财盆”的机会,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建议农民守好自己的土地和宅基地,尤其是宅基地资产,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青睐,届时农民就可以靠宅基地合作开发挣钱,再不济也有望获得拆迁款。另一个是如果家里有多个儿子,建议一定要至少留一个儿子的户口在当地农村,否则未来几年或损失很多发展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