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甜橙
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马蹄样本”这样打造
马蹄镇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以甜橙为主导产业、打造川南第一果镇的发展思路,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产业强镇、泸州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等名片奖项。
马蹄镇地处古蔺县南部,因独特的赤水河干热河谷气候及土壤条件,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柑橘类专家邓秀新评为国内鲜食甜橙优势主产区。
近年来马蹄镇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以甜橙为主导产业、打造川南第一果镇的发展思路,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产业强镇、泸州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等名片奖项。
“高起点”规划,撬动最大发展
马蹄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种养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突出主导产业优势,强化原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重心下沉,从源头强化产业基础。
一是产业集群增底气。立足区域特色重点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在海拔700米以下区域全覆盖发展甜橙40000亩,在海拔700米至1200米依次发展桃李7250亩、贡米1000亩、茶叶1200亩、中药材500亩,建成马莲堡甜橙出口示范基地、“橙海蜜源”现代农业产业园,仅2020年就带动2000余户种植户实现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2.52亿元,促进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二是利益联结创新制。充分激活甜橙专合社党支部带产业、党员带群众“一池春水”,将党建“红色力量”注入“绿色农业特色产业”。甜橙支部22名党员带领930名社员流转土地24800亩建成标准化果园5个,示范带动全镇625户2540名农户增收致富。依托现有京东、淘宝、邮乐购等17家电商平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突破2000万元契机,引进四川省唯顶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特色产业“营销服务”项目,通过与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广告合作,采用电视电话购物的模式开展线上销售活动,销售产品为马蹄甜橙、古蔺面条以及马蹄电商唯顶会本土特色产品等,日均营业额突破20万元,带动101名农民就近“上班”,月平均工资达5000元以上。
三是改革探索促发展。通过盘活荒山林草和闲散土地资源,积极理顺镇、村、组利益关系,坚持土地集中开发和共同开发,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着力破解当前特色产业“重建轻管”难题。依靠民间资本发展家庭农场联户经营,力争5年之后全镇农业产业合作社和生态农庄遍地开花,加快稻米、茶叶等品牌创建步伐,培育极具规模、极具特色、极具品牌的特色农业基地。2020年全镇新培育家庭农场70个、党员种植大户12户,辐射带动130余户农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高标准”推进,做优最靓名片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立镇之本、富民之策,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马蹄样本”。
着眼建优产业基地,改建肥水一体化系统3000亩,建设甜橙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实现错峰销售、拉长销售周期,高品质打造“古蔺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出口示范基地2个和成渝地区精品鲜果供应区。新建日分选10吨红外线精深分选线一条,建成甜橙生产全域化可视可追溯体系,倒逼构建马蹄甜橙高标准、高质量生产体系,全面提升马蹄甜橙果品质量,走绿色、生态、有机之路。
着眼搞活精深加工,立足省级“10+3”产业、市级8大产业、县级“4+5+N”特色产业体系,以甜橙冷链物流集配中心为枢纽,完善甜橙智能化检测、分选包装、仓储、冷藏和果汁等精深加工,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着眼打造精致品牌,组织参加农交会、农博会、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化薇娅带货成功实践,进一步打响“中华名果·马蹄甜橙”金字品牌。
“高效率”服务,提供最强保障
主动介入、及时跟进、靠前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力量配备等要素向产业强镇建设方面聚集。
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农业科技方面,发挥好全国产业强镇项目引领,打造可视化“智慧橙园”、可溯源质量体系。在农产品品质方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出台甜橙优质生产技术规程、甜橙质量要求等省级技术标准。
做好人才引育“大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培育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目前已在环路村积极稳妥试点“确权不确界”流转土地260亩,由农事服务团队统规统管,采取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发展产业,探索一条土地托管与职业农民相结合的道路。
营造创业创新“好生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借鉴浙江丽水的先进经验,把握建立乌蒙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的重要意义,着力构建独属马蹄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回复同步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后,马蹄镇将加快基地建设,规划新增蚕桑果、樱桃、晚熟青泉蜜脆李、乌蒙河谷茶业等特色产业5000亩,总面积达到54000亩,逐渐形成“一园三带”(即“橙海蜜源” 现代农业园区、700米以下沿赤水河甜橙产业发展带,700米以上沿古叙扶贫路桃李产业发展带,贡米、茶叶等特色农业发展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格局。
12月25日,古蔺县马蹄镇2024年甜橙丰收季文艺晚会举行,数千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感受甜橙丰收的喜悦与幸福。
马蹄镇位于乌蒙山区,是川东南连接贵州边界的重要门户,因“赤水河”而生,以“奢王府”闻名,凭“橙甜、酒美”而兴。这里既有“大明天启出彝王,川黔长颂有奢香”的古色,也有“春风马蹄新得意,佳酿天选在贡香”的今朝。近年来,马蹄镇凭借其山大沟深的地形特点,巧妙地将山地开发为立体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今,马蹄镇的甜橙种植面积已蔚然成林,达到了4万余亩,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晚会上,各类节目精彩纷呈,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歌曲《我爱你中国》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激发了在场观众的爱国热情,引发强烈共鸣;唢呐演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充满激情,富有浓郁的民俗风情,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搞笑互动表演更是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幽默风趣的表演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欢乐,更生动展现了马蹄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在晚会期间,马蹄镇还对全镇9个村(社区)的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治理有效示范小组、乡风文明村(社区)等进行了表扬。这些荣誉的颁发,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镇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文艺晚会结束后,马蹄镇党委书记王仲、贡香酒业董事长楚栋才等共同点燃象征希望与丰收的篝火,现场观众围绕篝火,伴随富有节奏的音乐共同起舞,唱出新春的期盼。
与此同时,打糍粑活动也在火热进行,大家纷纷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篝火熊熊燃烧,映照出马蹄镇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糍粑胜蜜糖甜,饱含着马蹄镇百姓丰收岁月的富足滋味。
“此次马蹄镇2024年甜橙丰收季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马蹄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还进一步增强了全镇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未来的日子里,马蹄镇将继续发扬‘橙甜、酒美’的特色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蹄镇组宣委员郭霖介绍说。
来源:马蹄发布
马蹄甜橙
古蔺马蹄甜橙将于12月全面上市
11月28日,记者来到马蹄镇甜橙产业基地,广袤果园里,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正悄然展开。甜橙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微风吹过,甜橙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欢歌。
古蔺融媒消息 11月28日,记者来到马蹄镇甜橙产业基地,广袤果园里,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正悄然展开。甜橙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微风吹过,甜橙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欢歌。
马蹄甜橙的挂果景象,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果农们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最终迎来了这满园的金黄与丰收。作为古蔺县的特色农产品代表,马蹄甜橙以纽荷尔脐橙为主,具有外观美、成熟期早、品质优良等特点。甜橙果实重量介于250至350克之间,重者可达750克。其果皮光滑,果肉细腻而脆,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柠檬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
马蹄镇位于乌蒙山区,近年来,马蹄镇凭借其山大沟深的地形特点,巧妙地将山地开发为立体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区域,甜橙树郁郁葱葱;700米至900米之间,桃树等水果树竞相生长;而900米以上的高地,则成了水稻的沃土。如今,马蹄镇的甜橙种植面积已蔚然成林,达到了4万余亩,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了解,为了帮助马蹄甜橙更好地走向市场,古蔺县与多家电商平台展开合作,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方式,将这一特色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今年,马蹄甜橙的采摘节活动将于12月中旬在马蹄镇开幕,届时欢迎游客们前来采摘、品尝和购买。
“我们马蹄甜橙受赤水河干热河谷气候影响,皮薄肉厚、果质化渣,将于下月开始全面上市,到时候还有甜橙丰收节活动,欢迎大家前来品尝采摘。”古蔺县马蹄镇政府工作人员李娟告诉记者。
记者:张深远 杨义基
编辑:黄剑
责编:胡双
审核:刘增明
【马蹄在线 消息】2024年7月31日,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网批准发布《古蔺甜橙 生产技术规程》《古蔺猕猴桃 生产技术规程》《古蔺赶黄草 生产技术规程》三项地方标准,将于2024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古蔺县马蹄甜橙专业合作社参与了《古蔺甜橙 生产技术规程》的起草,其他起草单位还有古蔺县农业农村局、泸州市农业农村局、泸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古蔺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古蔺甜橙技术规程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植、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以及古蔺甜橙推荐使用的农药、古蔺甜橙禁止使用的农药。
据悉,古蔺甜橙2021年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