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马蹄镇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产业发展长足进步,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硕果累累的答卷。
特色产业再现锋芒。立足资源优势,以甜橙为主导产业打造川南鲜食甜橙优势主产区,实现海拔700米以下区域全覆盖发展甜橙40000亩,海拔700米至1200米依次栽种李子6250亩、核桃2000亩、贡米1000亩、茶叶1200亩、中药材500亩,建成马莲堡甜橙出口示范基地、“橙海蜜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基础设施再上新阶。新建硬化公路8.93km,生产便道26.5km,新建农村安全饮水蓄水池2口、灌溉蓄水池49口,安装管道12.98km,持续整治山坪塘2口,羊嘶岩供水工程将平价水送到苗寨,6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大河口-党家垭沥青路全面投用。



疫情防控有效落实。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五道防线”工作机制,因时因势完善各种“硬核”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投入资金310余万元,接种疫苗2万余针,常态化开展多频次的核酸检测引导工作,凝聚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阶段性胜利。

战斗堡垒持续巩固。高质量完成新一届村“三委”换届工作,全镇8个村1个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全面实现了村(社区)干部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全镇村(社区)干部共61名,平均年龄41岁,较上届降低了4.5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33人,占比54%,较上届提升了11%,干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队伍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明显提升。

镇村面貌大为改观。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更加健全,新建岩脚新村停车场,划定场镇公共停车位120个,完成105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0%,建立完善垃圾清运制度,推行“户清、村集、镇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清运常态化,顺利通过四川省卫生乡镇技术评估。

文旅融合长足进步。讲好红军四渡赤水“营盘山上橘子红”、萝卜坑里埋铜元、红军打富济贫等红色故事,提炼宣传马蹄镇柑橘种植“百年坚守 不忘初心”发展历程,发掘奢王府遗址、土地关遗址、盐马古道等文化底蕴,成功举办“甜橙采摘文化节”、“甜橙丰收节”,助推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兴起。

展望2022,马蹄镇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产业强镇、绿色崛起为目标,重点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向产业园区集聚,做强产业强镇、生态强镇、旅游强镇、文化强镇四个支撑。
着力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力争2022年将“橙海蜜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以此为契机用“全产业链”思路做大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镇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基地建设,规划新增甜橙、蚕桑果、樱桃、晚熟青泉蜜脆李、乌蒙河谷茶业等特色产业2500亩,总面积达到53450亩,逐渐形成“一园三带”(即“橙海蜜源”现代农业园区、700米以下沿赤水河甜橙产业发展带,700米以上沿古叙扶贫路桃李产业发展带,贡米、茶叶等特色农业发展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格局。
构建南部农旅发展经济区。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文旅产业首位进展,在优化供给中构建经济进展新格局,最终实现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连接。
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新改善。毫不动摇严守生态这条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生态系统爱护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着力描绘一幅“场镇赏心悦目、乡村秀丽洁净、道路通畅洁净、河流清亮灵动”的和谐画卷。
着力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事业,补好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