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马蹄名人

徐德松简介

徐德松,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蹄镇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书法专委会副主任。

徐德松简介插图

徐德松

徐德松,1953年12月出生,四川省古蔺县马蹄镇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学书法,初从汉碑入,继而行草兼习篆隶。

自1987年以来,先后入选“青藤杯”全国书法大赛获二等奖;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神龙”书法大赛获金奖;全国第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至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其间第七届获三等奖。入选第一届中韩书法交流展,第三回中日友好书法展,国际书法精品邀请展;第一、二、三届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巴蜀风”15人进京展等。

1999年被授予首届四川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出版有《跨世纪美术家画集·徐德松书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徐德松书画作品选》(四川省书协编印)。

徐德松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书法专委会副主任。

徐德松简介插图1

徐德松作品:草书-陆游诗

徐德松,斋号席地斋,男,汉族,1953年12月生于四川省古蔺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空林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四川省文联委员,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上世纪70年代末始学书法。初从汉碑入,后主攻行草兼习隶篆,追求格调雅逸、潇散简远的风格。潜心研究墨竹及双勾画法20余年,对元、明两代画竹诸名家心追手摹尤勤。其作品以书法用笔入画,形神兼备,功力深厚。出版有《跨世纪美术家画集·徐德松书法集》、《徐德松书画作品选》。

初见徐德松先生的书画,只觉墨色淡淡晕染纸上,用笔或浓或淡,节奏或快或慢,线条或凌厉或平实,如同在清水中漫延,灵动气息从笔端游弋而出。你会感觉它是有生命的,而那生命,正来自于创作者的思想意境。

中国书画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其内在神韵与意境,一幅字往往只须几笔,就能看出创作者的修养和水平。而创作者的修养与能力是通过多年的历练而成的,这不仅仅需要毅力与耐心,更需要一份浑然天成的天赋。徐德松先生即是如此,无娇揉做作之态,有平淡率真之情。徐先生之行草,始终以通篇的气格为统筹,不纠结于点画,用笔跌宕而不荒率;徐先生之国画,以书法入画,笔下四君子,无不寄寓其人格精神之向往,清劲闲雅,可谓得文人画之个中三昧。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先生就因数次参加全国书法大赛获奖,且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和中青年书法展而声名书坛,1999年又获首届四川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古人语“文如其人”,近日,记者有缘走进徐德松先生的笔墨世界。

记者:据我所知,徐先生您并不是科班出身,您和书法结缘的契机是什么?又是什么使您坚持至今?

徐德松:我学习研究书法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有30余年了。那时,“文革”结束,经济发展,文学艺术复兴,中国书法热随之兴起且持续至今,我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走上学习书法这条道路的。

我能坚持至今,回顾起来,可能有以下两个动力:一是我70年代初入伍到西藏边防部队,从当放映员到团宣传处干事,工作需要刻幻灯片和写大字标语,因此,练好钢笔和毛笔字就成为自己工作的必修课,当时我还没有书法的概念,但这也为进一步练习书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二是70年代中期,我有幸从西藏边防调到成都陆军学校,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好,80年代中期,我又调到成都,不仅购得到众多的碑帖、文房用品,又结识到众多师友,再加之我对书法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因此,坚持了下来。

记者:谈谈您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徐德松:我认为,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或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工具的一种抽象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没有比汉字书法艺术更抽象的了,比如西方油画,还有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其反映和描绘的具象,而书法没有形象的主体,只有意象的、抽象的表达,通过线条笔墨来表情达意。在艺术门类中,书法可以与音乐作比较,书法线质的燥润浓淡,章法的跌宕起伏,好比音乐篇章节奏的起承转合,旋律节奏的热烈欢快或隽永抒情,这些都体现了无形的抽象之美。

书法是中华文化根系的一种艺术形式。研习书法,必须了解文字发展史及其演变史,同样这也可以增强我们对先辈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的认识和对悠久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研习书法还利于增进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书法与国画、诗词、哲学、宗教、考古等学科互为影响、互为渗透,这让我觉得书法实在是博大精深,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这即所谓的“学然后知不足”。只有“知不足”,才会不断激励你继续前行去学习新“知”,从而不断增进各方面修养,扩大知识面。

记者:您认为书法艺术应当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

徐德松:我认为书法艺术之至高境界应是“平淡天真”,同样这也应是人格之至高境界。老庄的“玄”,佛家的“禅”,都表现为人生的淡泊与超越。心态浮躁,投机取巧,沽名钓誉,都难企及“平淡天真”之境。学书之途亦是对人生的历练与修为。蜕尽心境之浮躁与虚妄,方可达到书艺之平和与淡定。

记者:中国传统讲究一个师承,徐先生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是否也师承某处?纵观近现代书法家,哪些对您的书法产生过较大影响?

徐德松: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一直较忙,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专门拜师学习,因此我主要是挤业余时间自学书法。现在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没有拜正式的老师也并非是一件遗憾的事,在形成自己个人风格上,不受师风拘束也许是一件好事。当然在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如果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会让初学者少走一些弯路。虽然我未正式拜过师,然而四川当代书法界的许多前辈及大家都是我心中尊崇的老师,如徐无闻、方振、何应辉、张景岳、谢季筠、刘奇晋、蒲宏湘等,在我学习书法的路途中,他们给予过我直接或间接的指点和帮助。

四川近现代书法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谢无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曾在研习古代传统书法的基础上,下过一番工夫认真研习过谢无量,当时还痴迷过很长时间,但后来我认识到谢先生的风格并不适合自己,于是我果断放弃,继而师法明清行草和“二王”法帖。另外,何应辉和张景岳老师的行草书风格也强烈地影响和吸引了我,我现在形成的行草风格,在一些气息和韵律上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影子。

记者:书法艺术也需要表现时代,徐先生作为四川省书法协会的副主席,您认为省书协应如何做传统的守望者和时代的瞭望者?

徐德松:书法作为传统艺术门类,提倡对书法优秀传统的继承和技法的严守无可厚非,但由此而凝固地理解传统,以及对技法的不敢越雷池半步,使创作变得概念化、公式化和机械化也应反对。四川书协在指导和推动全省书法发展中,十分重视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梳理研究,同时也十分关注当代中国书法发展动向,努力跟上当代书法创作的总体走势。本世纪以来,省书协每年都要举办临帖培训班,同时根据中国书协的大型展览和省展,分区域或集中组织,抓重点作者的看稿、审稿。同时,在何应辉主席的牵头主导下,近几年集中组织力量抓了《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这套丛书的研究出版,这既是对传统继承研究的梳理,同时也对四川书法提供了当代创新的最好借鉴。

原载2013年7月2日《时代先锋》

资料来源:四川艺术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马蹄镇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蹄镇是古彝源地、奢香故里,盛产“中华名果”马蹄甜橙,是农业农村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四川省旅游示范镇,川南电商小镇,正在建设赤水河左岸中端酱酒生产基地。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103岁老兵吴东运: “保家卫国是我的使命”缩略图

103岁老兵吴东运: “保家卫国是我的使命”

1918年出生的吴东运,家住古蔺县马蹄镇马岭村,由于父母去世得早,他跟着哥哥度过了少年时光。哥哥成家后曾告诉过他:这辈子,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有出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